2015年1月1日

After Day 4

為人師者,除了課程教學,更重要的,是自己的準備。

今天終於清楚地意識到,雖然已離開園區數年,骨子裡仍有追求速度、效率、零失誤、自動化,有問題要馬上處理,A方法不行要立即切換B方法,一直使力,直到問題解決。


教育則非效率產業,乃百年樹人,孩子的成長與改變,不能像工程與科技,無法要求立竿見影、一竿進洞、一招見效。

不能預設大人付出多少,小孩就要正向回饋多少。不能預期講一次之後,小孩不會再犯相同的錯(在業界,容錯率的要求,何其嚴苛啊!)

而我正因一直懷有這樣的工程思維,以致於擺在教育時,耐性不足、容錯率很低,尤其對自家小孩。

警覺是智慧的開端,改變從如實的接納開始。很高興今天的看見!解開困擾我許久的結。謝謝 孫璻棻、與所有協助的朋友們!

孫璻棻 難道?難道?某些從老師角度的所謂怪獸家長就是類似思考模式?也許,提供我更多一點理解他人的切入點,也許成人身上擁有自我不易覺察的慣性。我也相信我自己狹隘的雙眼,將會慢慢打開。身邊朋友非教師即藝術家的我,對其他領域了解的實在太少。也許這是包容的起點。

Belle Huang 應該有影響,而最根本的,應是與生俱來的個性,與原生家庭的養成,另外還有社會追求速成的功利主義、與精英主義。



Orignal From: After Day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