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0日

【轉貼】芬蘭經驗 帶來教育省思



◎ 文/洪蘭(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7/12/18家庭版



 
  《天下》雜誌的創辦人殷允芃女士推動希望閱讀多年,最近,她邀請了芬蘭前教育部次長林納(Markku Linna)來臺灣講芬蘭教育成功的經驗。
 

  芬蘭人口只有五百二十萬,有百分之三十的領土在北極圈內,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又有二十萬個大小湖泊,只有沿海一帶受到洋流調節,氣候好一點,可以種植食物。照說這樣的北歐小國沒有什麼條件可以和別人比,但是近年來,芬蘭在世界的各種評比上都獨占鰲頭,所以這場演講大爆滿,大家都想聽聽芬蘭憑什麼崛起。
 

  林納說,他認為芬蘭成功,教育是第一功臣。他說,芬蘭有很好的公立圖書館,藏書豐富,開館時間長,而且全國網路發達,在家就可以上圖書館的網站借書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一個友善的圖書館,是吸引孩子進去閱讀的第一個條件。
 

  第二,芬蘭教育制度完善,政府和老師、老師和家長之間有完全的信任。老師幾乎都有碩士學位,師資優良,有教書熱忱;而且他們的教育水準是城鄉一致,沒有差距的。這一點,我聽了心有戚戚焉,臺灣城鄉差距實在太大。
 

  去年基本學力測驗考火星文時,我心裡很不平:都市的孩子家裡可能有三臺電腦,鄉下的孩子可能連半臺都沒有;而且臺灣最可憐的是「不山不市」的學校,不是都市,沒有政府的補貼;不是山地,沒有民間團體的補助,「爹不疼,娘不愛」。
 

  林納講到政府與老師之間的信任時,尤其令我難過。我們的許多老師因為政府改變退休金辦法,都想趕在五十五歲退休。五十五歲正是生命的盛年,孩子已大,沒有後顧之憂,正是可以全力投入教學的時候,卻退休了,三十年辛苦累積的教學經驗都無用武之地,實在太可惜了。

 
  現在的老師、主任都非常年輕,缺乏一些有經驗的人來帶領。我一直想,前幾天一個國中女生因被懷疑偷錢,在市場廁所上吊;如果老師有點經驗,知道如何顧及女孩子的自尊,說不定這孩子不會出事。人生有很多事,是課本沒有教的,要靠經驗去換取,如果身邊有個有經驗的人可以指導,能少走很多冤枉路。俗語說:「薑是老的辣」,教學上的經驗累積還是很有價值的。

 
  第三點,他們的孩子認同芬蘭的歷史和傳統。通常我們不會去學習不認同的語言和文化。現在臺灣認同的價值十分混亂、矛盾,例如不認同中華民國,卻慶祝中華民國的國慶;不認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,學校每天卻要升這面國旗。我想,林納先生是完全不知道我們的老師每天面臨矛盾,不知該怎麼教孩子。
 

  演講會後,他反問我們:臺灣閱讀成效不好,為什麼你們奧林匹克數學比賽會得獎?他認為,閱讀是教育的根本,任何獨立思考、理性分析、創造力,都與背景知識有關,而背景知識來自閱讀。怎麼可能「根不強而枝葉茂盛」?我們怎麼敢告訴他:我們的學生很會解題目,是機械化操練的結果;他們對四則題運算在行,對應用題都很害怕。我們整個教育是「知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」,而且脫離了生活層面,我們的學生很會考試,卻無法獨立生活,連自己煮頓飯、照顧自己都不會。
 

  我們推廣閱讀,但是閱讀所帶來的知識,似乎沒有在生活中發揮力量;我們有很多高學歷的博士、碩士,可是社會風氣依然敗壞,甚至有些知識分子反而領頭做壞事。我們每天考試,但是學習成效並沒有比沒有聯考的芬蘭好。

 
  走出演講會場,我一直想「事在人為」,臺灣條件比芬蘭好,只要我們肯檢討改進,也有趕上芬蘭的一天!


 




Orignal From: 【轉貼】芬蘭經驗 帶來教育省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