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10日

你才是孩子最佳的腦力開發器

◎文/洪蘭(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)

我去參加一個研討會,看到會場在賣一些「右腦開發工具」,在我看起來,不過就是比較複雜一點的魔術方塊,但是索價不菲,而且圍了很多人,產品上面貼著斗大的字「會用左腦的人是人才,會用右腦的才是天才」非常吸引父母,再細看它的文宣,上面居然保証如果買了他們的開發右腦玩具,可以讓5歲的孩子學會「三度空間及數學乘除法」,保証在「四個月之內用五分鐘背完540句英文會話,且會背十篇英文散文,五篇伊索寓言,同時學會三國語言,而且不會混亂」,看到這種天花亂墜、吹牛不打草稿的廣告,又看到很多父母趨之若騖,真讓人感嘆台灣的科學教育失敗,因為我們連基本的普通常識都沒有教給父母。

愛因斯坦不靠補腦變天才

我曾經在學前教育雜誌上反覆的強調:大腦是個機動性的組織(dynamic organ),絕對不可能只激發右腦,而讓左腦躺著不動,更不可能「讓右腦停工,甚至養成罷工的習慣」。廣告中說,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多用了他的右腦,「要複製愛因斯坦的成功經驗便是較早開發右腦」。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。

愛因斯坦的腦在他死後捐了出來,並做了詳細的分析,發現他在掌管空間的頂葉和顳葉交會處的確比別人大15%,他的腦細胞也比別人多,但是愛因斯坦到3歲才會說話,如果生在現在,會被認為語言遲緩,他的私人書信及日記被公布後,有人認為他是閱讀障礙者。他會右腦比較發達很可能跟他左腦功能不甚強,他很自然的用他最擅長的腦去處理訊息有關。如果他母親每天逼著他讀書寫字,「補強」,訓練他不強的左腦,他現在可能還是瑞士標準局的小職員,混一碗飯吃而已。他的例子反而是讓我們看到父母應該順其自然,就其長處去發揮。上天是很公平的,空間能力好的人往往語言能力不怎樣;語言能力好的,空間能力常較差。也就是說,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,總共就是這麼多財產,哥哥分多了,弟弟就得少一點,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都好,所以我們不必去苛求孩子。

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

現在的腦科學研究發現,過去以為大腦過了青春期就定型、不可改變的觀念是錯的,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,人終其一生不停的因新的經驗而重塑他的大腦。美國最近有一個實驗,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來學雜技團的拋球,那時先掃瞄一次大腦,他們要練習到同時拋接三個球,並持續一分鐘而不落地才可以停止,這時再掃瞄一次大腦;受試者回去休息三個月,不碰觸球後,再回到實驗室來掃瞄一次大腦。當實驗者把三張不同時期的大腦圖擺在一起作比較時,很明顯的看出第二張圖的頂葉掌管空間運動的地方有特別活化,血流量增多,區域變大;三個月不練習,那個地方又縮小。因為大學生已經超越青春期,所以這個實驗很清楚指出:人類大腦可以因外在環境的需求而改變內在工作的分配,就像一個成功的企業,它內部是很有機動性,隨時因應市場需求而調配人力。

學習窗口開放的時間不一樣

從演化上來說,每一種功能學習窗口開放的時間不定,有的早早打烊,有的比較晚,人類如果沒有這個特性可能活不到現在。

最近研究發現,嬰兒在一出生的2個月內若沒有兩個眼睛同時看到一個東西,以後在深度知覺上會有缺失;如果沒有在2歲以前把白內障拿掉,那麼即使手術成功,孩子也看不見,因為視神經已分化完成了。

上個月,美國底特律兒童醫院的柴加尼醫生來台演講也指出:情緒的窗口開的時間很短,他認為4、5歲之前的情緒經驗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會有長遠的影響。但是有的功能終身可以改變。例如沒有手的人,他的腳趾可以畫畫、寫字,謝坤山16歲才失去雙手,他是有名的口足畫家,作品一點都不遜色。

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這些例子,就知道孩子的大腦不需要花大錢去「開發」,愛因斯坦的媽媽並沒有買這些昂貴的魔術方塊給他玩,他也拿到了諾貝爾獎。天才絕對不是只會用右腦的人,他是放對「位置」(niche)的人。現在很多孩子不快樂,因為他的興趣、長處不符合主流的趨勢,被強壓抑下來了;更多時候他是忙著補習,玩父母要他玩的東西,念父母要他念的書,被動的在過日子,沒有時間去了解自己的長處在那裡。學習是個習慣,當孩子養成被動學習的習慣後,再好的天賦、再大的腦力也就無用武之地了。

昂貴玩具不如父母的陪伴

父母不要很迷信腦力的開發,要知道一分天才,九分努力,成功的人都不是絕頂聰明的人,但是一定都是鍥而不捨、有毅力、有領袖魅力的人。與其花大錢去買腦力開發遊戲,不如不去加班,不賺這個買玩具的錢,把時間留下來陪孩子。再昂貴的益智遊戲,它的效果絕對比不上窩在媽媽懷中聽媽媽講故事時來得大,我們不要捨近而求遠,父母的關心與鼓勵才是孩子最佳的腦力開發器。

Orignal From: 你才是孩子最佳的腦力開發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