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8日

教養二歲娃之反省與檢討


最近小子簡直到了歡得不可理喻的地步... 例如,看到 ipod touch 一定要玩,可以不停~不停~不停~地吵... 「還要ipod!還要ipod!」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。

有時大人能順利處理,有時則大發雷霆...


..


.


盛怒圖示... 


為了不出現圖示的行為,以下是自我反省、警惕的記錄文...


《正面實例》


這兩天二歲娃歡歡時(坐安全汽椅一路吵鬧討抱,晚上不想睡覺),媽咪脫口而出,講了兔兔的故事,內容都隨便編,甚至只是把小子的名字換成兔兔。慢慢地,他就安靜下來,融入故事。不想睡覺那晚,故事最後講到兔兔很放鬆~全身放鬆~眼睛閉閉~手腳都不用力~像帶催眠一樣,小子自然就睡著了(事實上媽咪沒學催眠,更不會帶催眠,運用已知的放鬆法)。



《心得》


這是向理書老師學習的妙法,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稱之為「隱喻」,我相信講故事是跟小孩在一起時,一個很好用的方法。講故事可說是王老師的天賦,善手捻來就是好聽的故事!例如這一篇她對女兒講述的,也有好書:「碰恰恰說故事魔法」。


前提是先穩住自己的情緒,當腦袋輕鬆時,故事即能泉源般自然流出。我還在學習,先把日常日常生活與小孩習慣帶進來,像大雜鍋一樣的故事。端看目前希望引導小孩什麼樣的情緒或言行,劇情就往那方面編。然而有一回,他媽故技重施,故事已是「明喻」而非「隱喻」,被小子聽出濃濃的"說服",居然眼睛往上飄,露出一抹奇特的微笑... 


誠如理書老師所言:「就放鬆陪他吧!」



《負面實例》


昨晚地上一堆玩具,像颱風過後,媽咪想先把一部份收起來,拿了車子,小子哀嚎:「不要收~還要玩~」於是大人改收積木,小子立刻丟下車子,哭著要積木。三番兩次相同戲碼,氣得他媽一把將他抱進房間關起來任他哭... 數分鐘後再放出來,剩下一點啜泣,緊抱著媽咪雙腿,肯配合收拾... 


《反省》


大人反省,這不是好方法,只是在當下,已承受許多來自小子的魯,已用過講故事方法,但大人情緒不穩,未能賦予故事魔力,因而失效,脾氣竟似滔滔江水... Orz


他媽一直在想,當小子哭鬧時,其實他的情緒、思緒都是卡住的,像掉入漩渦,不自主愈來愈歡。此時大人如能先穩住,不被他的負面行為干擾,而且要了解小孩現下真正的需求為何,比較能夠成功地轉移小子的注意力,進而協助他止住哭泣,恢復平靜。 反之,若大人本身情緒不穩,小孩哭鬧就覺心煩氣燥,一旦失控難保不上演虐童... XD




Orignal From: 教養二歲娃之反省與檢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