忙碌雜亂的早晨,此刻沈靜下來,回顧發生了什麼,哪個環節出差錯...
是的,一切都因孩子而起...
照慣例,八點叫醒小子,奈何起床氣無敵大的他,滿口"髒話"...
「臭媽咪!笨媽咪!走開!打你喔!我還要睡覺!我不要起床!我不要去學校!我要在家裡睡覺!」
大人明白小孩賴床想睡,使出搔癢絕招,搭配故事,小子多半順利清醒。
然而,今天非也!
是大人想趕著上樓曬棉被嗎?還是怎的,對於已被抱去如厠的小子,仍生氣大喊「走開!」
此話就像點火器,逐漸把大人的怒火點燃!
「好!我走開!」大人寒著臉,轉身離開浴室。
「好了~我好了~」小子大完便,呼叫幫忙擦屁股。
大人明明聽到小孩的叫聲,偏偏心中一股氣,充耳不聞,逕自搬弄棉被,欲帶上樓曬(家裡還有舅舅在,並非無大人)。
「媽咪~我好了~好了~你在哪裡?」連叫好幾聲都沒回應,小子不禁慌了!放聲大哭!
這哭聲有著加油添醋的能耐,促使大人火氣更烈!
「你不是要我走開嗎?你不是自己會擦屁股嗎?」仍冰寒著臉,返回浴室質問小子,小子又哇地繼續哭!
帶著滿腔怒火,動手幫小子擦屁、刷牙、洗臉,然後他自動坐好吃早餐。
這時候的小子,一反平日的拗、與"搞出頭",識相極了,無敵配合。
似乎,小子情緒已平復,且起床氣煙消雲散。
可大人的氣,還沒消... 不知無處消,更不知如何消...
之後母子倆上樓曬棉被,大人花更多時間找尋失蹤的印鑑章。終於能夠出門了!已近九點半...
原以為,事情就這麼了結,而且是以「小孩沒事了,大人還有事,媽咪修養有待加強、管教不夠力」為結語的反省。
沒想到,送到學校後,小子狂哭!非旦熊抱媽咪,手腳緊纏,連媽咪的衣服都緊抓不放...
挖心掏肺地哭喊著:「我不要你離開!」
「媽咪原諒你了,媽咪愛你」連說數回,都安不了他慌亂擔憂的心...
我坦誠,當下大人心中仍有氣,嘴巴雖說愛你,可是小孩依然無法感受到媽媽的愛,全心全意以為,要被媽咪拋棄了...
唉~~
唉~~~~
行文至止,彷彿歷歷在目。到底哪兒「錯」了?
(學理工的,總想找出原因,把問題fix...)
1. 一旦跟小孩"認真"(把罵人的話當真),就註定"輸"了...
明知小孩起床氣,幹嘛把他丟出來的氣話、丟出來的刀劍,接在手中,再往自己的心猛刺呢?
刺一下不夠,還拔起來連二接三用力刺??
2. "髒話"從何而來?
學繪本故事、與大人的氣話,都有...
所謂的繪本故事,都是立意良善,偏偏小子專挑其中最有"力量"的話... Orz
例如,天下雜誌出版我的感覺系列CD,其中「我很生氣」當中有這麼一句:「臭小兔,臭腳丫,臭兮兮,沒人愛」
儘管故事的用意,是告訴小孩生氣不能用罵人、打人來解決問題... 等等,
小子只記得這些話!從此變成口頭襌...
「笨蛋」又是另一繪本,描述小朋友們合力抬著一隻性命垂危的大老狗,急著想送牠去就醫。其中有人問狗狗是不是死掉了?另一人又氣又急,「笨蛋」二字脫口而出。當媽咪讀這一本時,竟然忘記消音,全盤照著唸... 當下小子聽見這二字,緊緊抓牢,如獲致寶,兩眼閃爍,喜上眉稍,暗暗竊喜呢!(很好!繼續!用這麼"欣賞、同理"的角度,大人的氣比較易消...)
3. 大人該如何處置?
除了要。謹。言。慎。行!講故事要。避。重。就。輕!
此外,當孩子有情緒時,大人要能夠清楚了解與掌握。
當小孩歡鬧時,小陽光幼兒園琦琦老師建議,大人帶著孩子做希望孩子做的事。
例如起床後,自然就是上廁所、刷牙洗臉等等。
只要大人自身情緒的平穩,有如金鐘罩、鐵布衫,將「百毒不侵」!同時能夠「穩定而堅定」地管教孩子!嚴正地告訴孩子,不禮貌的話令人難過。
4. 關於生氣如何傷身
對著孩子發飇的當下,我看見自己的怒火不斷上揚,曾有數秒時間,觀察身體的反應。
生氣的當下,我的頭很緊,肩膀很緊,胸口很緊,呼吸急促,體內有一股很強的能量流竄著。
但是,當場還做不到,守住丹田,讓身體反應自然流過~
先自我安慰,警覺是智慧的開端,至少我已經走在察覺、與修維的路上了。
5. 關於「溫柔而堅定」
管教孩子時,專家都會說,要用「溫柔而堅定」的態度來對待孩子。
可是,我一直很死腦筋,卡在「溫柔」這兩字,認為難以實現而焦慮自責...
如果可以,我傾向不體罰,卻引來長輩誤解,認為不打就是寵。
當面對孩子的不當言行時,一旦我情緒不穩,長輩的聲音嗡嗡嗡在耳邊作響,將令我更加失控... 真的很糟糕...
後來,終於找到合適自己的管教用語了!「溫和而堅定」、或「穩定而堅定」
是的,我是大辣辣的個性,同時,我能夠「溫和而堅定」、或「穩定而堅定」地管教孩子!
溫和、或穩定,相較與溫柔二字,更能融入我的思維。
雖然找到這把重要的鑰匙,是否自此管教通暢無阻、不發脾氣?
我也這麼希望啊!實際上,這是一條無比挑戰之路,得非常努力與小心,加油!
Orignal From: 挫折的早晨